六月的风裹着蝉鸣吹进考场,阳光斜斜地洒在课桌上,像一层薄薄的金粉。林晚放下笔的那一刻,指尖还残留着笔杆的温热。她看着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演算痕迹,忽然松了口气——
最后一道数学大题的辅助线,她像沈知尧教的那样,试着从边中间画,居然顺利解了出来。
那一刻,她仿佛又看见图书馆里那个穿着白衬衫的背影,轻声说:“几何不是死记硬背,是找路。”
而她,终于走到了终点。
刚走出考场大门,就被一道粉色身影扑了个满怀。
“林晚!你可算出来了!”
陈小雨抱着她晃了晃,脸颊被烈日晒得通红,额角沁着细汗,手里还攥着两杯冰奶茶,杯壁凝着水珠,“我跟周远等你十分钟了,怕奶茶化了,一直揣在冰袋里!”
林晚接过那杯还冒着冷气的奶茶,忍不住笑:“我这考场安排得也太远了吧,走过来都快中暑了。”
周远从树荫下走过来,笑着挠了挠头,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成绩单,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兴奋:“上次省运会100米拿了第一,教练说有机会保送A大体育院校。”
“A大?!”陈小雨眼睛一亮,差点把奶茶洒了,“那可是国内前十的体育院校!周远你也太牛了吧!”
周远笑了笑,眼神坚定:“那也得看这次中考成绩,但我有信心。”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喊:“林晚!”
林屿举着冰镇柠檬茶朝他们挥手,沈知尧站在他身边,穿着简单的白T和牛仔裤,手里还拎着个装着绿豆沙的保温袋。
“刚在食堂买的绿豆沙,解解暑。”沈知尧把保温袋递给她,目光落在周远的成绩单上,嘴角微扬:“省运会的成绩我听说了,很厉害。保送的事,等出了成绩才能定,不过你这状态,八成没问题。”
周远点头,眼里藏不住笑意:“教练说基本稳了,就等正式通知。”
林晚捧着冰凉的绿豆沙,看着眼前这些人——
有哥哥的柠檬茶,有沈知尧的温柔目光,有小雨的尖叫,有周远的奔跑身影。
她忽然觉得,这个夏天,热得刚刚好。
等待成绩的日子像被拉长的夏天,漫长,却充满期待。
林晚没闲着,每天整理初中的错题本,把沈知尧讲过的题、周远分享的解法、陈小雨随口问的知识点,全都归类成册。
偶尔,她会给沈知尧发消息——
他暑假找了份实验室助理的兼职,忙得脚不沾地,却总会抽时间回复她的问题,有时还会发几张实验室窗外的晚霞照片,配文只有两个字:“加油。”
「三人行・必有我垫底」的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陈小雨每天发吉他弹唱视频,说要练首《同桌的你》在毕业聚会上唱,还特意标注:“林晚主唱,周远打拍子!”
周远会分享训练日常,偶尔发段短跑冲刺的视频,配文“为A大冲!”,后面总加个跑步小人表情包。
林晚则会把沈知尧给她讲的高中数学题整理成笔记,发在群里:“沈学长说这道函数题高中常考,我整理了一下,有需要的自取~”
有次她遇到一道函数题卡壳,发消息问沈知尧,还没等回复,周远的消息先跳了出来:
“这道题可以用图像法,我画了个示意图,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附件里是张手写的函数图像,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跑道,写着:“加油!高中继续一起冲!”
林晚看着那个小跑道,心里却隐隐有点发酸。
她知道,如果周远保送成功,以后他们就不在一个城市了。
那个从小一起补课、一起哭鼻子、一起为她包韭菜鸡蛋饺子的男孩,就要去远方奔跑,而她,也要独自走向江大。
七月中旬的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粉色。
林晚坐在书桌前,手心微微出汗,盯着电脑屏幕,指尖悬在鼠标上。
录取结果集中公布。
她点开查询页面,输入准考证号,心跳快得像要跳出胸腔。
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录取学校:本市第一中学(重点高中)”
她的手忍不住发抖,刚想在群里报喜,手机就震动起来——
周远发了条消息:
“正式收到A大体育院校升学班保送通知啦!高中毕业直接留校读大学,不用参加高考啦!”
紧接着是陈小雨的消息:
“我考上本市第二中学啦!林晚你呢?是不是重点高中?”
林晚赶紧发了录取截图,群里瞬间炸开了——
陈小雨发了段带着哭腔的语音:“太好了!可我又有点难过……周远要去外地了,我跟晚晚又不在一个学校,以后不能一起补课、一起吃冰粉了……”
周远的消息来得很及时,带着安抚的语气:
“别难过啊,A大离咱们这儿不算太远,假期我回来找你们玩,你们也可以去A大看我,我带你们逛校园,看我们的训练馆,还能给你们看我拿金牌!”
林晚看着屏幕,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她刚擦干净,就拨通了林屿的电话,声音带着哭腔:“哥!我考上重点了!小雨也考上二中了,周远被A大体育院校保送了!就是……以后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了。”
电话那头传来林屿的欢呼声,还有沈知尧清润的声音,带着笑意:“恭喜你们,尤其是周远,保送很不容易。不在一个城市也没关系,友情不会因为距离变淡的。”
林晚点点头,又笑了:“嗯,我们约好了,假期一定要聚。”
挂了电话,家里瞬间热闹起来。
妈妈忙着给亲戚打电话报喜,爸爸翻出珍藏的红酒,林晚则抱着录取通知书,跑到书桌前翻开日记本。
从去年七月林屿的录取通知书,到运动场初遇沈知尧,再到图书馆的几何课、除夕的牵挂,每一页都写满了努力与期待。
她抱着录取通知书,跑到书桌前翻开日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三个手拉手的小人——
一个举着重点高中通知书,一个抱着吉他,一个穿着运动服。
旁边写着:
“我们都有好结果啦!虽然周远要去A大,但约定不变,假期要一起聚!”
她又翻到上一页,那里贴着一张江大食堂的饺子照片,下面写着沈知尧发的那条短信:“别太累,注意休息,你很努力,一定能考上想考的学校。”
她轻轻摩挲着那行字,忽然觉得,这个夏天,不只是结束,更是开始。
她考上了重点高中,离江大又近了一步;
周远奔向了他的跑道,陈小雨弹起了吉他,林屿和沈知尧也在江大继续前行。
原来,成长不是告别,而是各自奔赴,却依然心有所系。
而她知道,无论未来多远,
总有人在江大等她,
也总有人在起点,为她鼓掌。
几天后,林晚提议办一场“欢送宴”,地点选在他们初中时经常去的那家老冰粉店——
门头挂着褪色的蓝布帘,竹椅木桌,墙上贴满了泛黄的照片,像是被时光精心装裱的记忆墙。
老板是个爱笑的大叔,从他们小学补课路过就开始熟识,如今看见三人推门进来,立刻从柜台后探出头:“哎哟!‘三人行’来啦?你们的照片我都留着呢!”
他指着墙上一排照片:
有小学时胖乎乎的周远哭鼻子,林晚递纸巾;
有陈小雨第一次抱着吉他来店里练习,手指按得通红;
还有初一暑假,三个人挤在一张小桌上啃冰粉,书包堆成小山,错题本摊了一桌。
“这些可都是你们的‘成长档案’!”老板笑着说,“今天这顿,我请!就当是给你们送行。”
餐桌上摆满了他们最爱的菜:
晶莹剔透的冰粉上浇着红糖水,撒着花生碎和葡萄干;
金黄酥脆的炸春卷冒着热气;
还有老板做的糖醋排骨,酸甜适口,是他们每次必点的“幸运菜”。
灯光柔和,蝉鸣在窗外低响,像一首无声的背景音乐。
陈小雨先开了口,声音轻轻的,眼圈已经红了:
“我昨天收拾书包,翻到小学时你帮我捡铅笔的纸条,上面还画了个笑脸……还有初中那次篮球砸到我,你(指周远)直接冲过来挡在我前面。”
她吸了吸鼻子,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突然就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啊……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一起补课、一起考试、一起吃冰粉,怎么一转眼,就要分开了。”
周远赶紧递过纸巾,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哭什么呀,又不是以后不见面了。”
他从背包里拿出三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一个个递过去:
“给林晚的是《高中体育锻炼指南》,A大体育系的学姐给我的,说高中学习累,得适当运动,不然容易垮。”
林晚接过,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致未来的江大人:别忘了奔跑,也别忘了呼吸。”
“给小雨的是定制吉他拨片,”周远笑着说,“刻了‘晚雨晴’三个字——你们奶茶店的名字,以后你开张那天,得弹首新歌庆祝。”
陈小雨捧着拨片,指尖摩挲着那三个字,破涕为笑:“那必须的!等你回来,第一杯奶茶我请你!”
最后,他看向自己,轻声说:“这个,是我留给自己的纪念。但我想告诉你们——无论我在哪儿跑,心里都记得这条街,记得这家店,记得你们。”
晚饭快结束时,陈小雨抱着吉他,轻轻拨动琴弦。
前奏响起,是那首他们听了一遍又一遍的《同桌的你》。
周远跟着轻轻唱,声音不算好听,却格外真诚。
林晚靠在陈小雨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切——
昏黄的灯下,朋友的歌声,冰粉碗边的糖渍,墙上泛黄的照片……
她忽然觉得,这个夜晚,像一颗琥珀,把他们的青春牢牢封存。
“以后我去A大看你,”她对周远说,“你得教我跑步啊。”
周远点头,眼里闪着光:“没问题!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看我们的运动会,让你们看看我拿冠军的样子!你们就是我的专属啦啦队!”
送周远离开时,夏夜的风很温柔,带着白天残留的暖意。
路灯把几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错在一起,像小时候那样。
周远挨个抱了抱他们——
抱陈小雨时说:“别忘了练琴,等你开演唱会我一定去。”
抱林晚时,声音低了些:“高中要加油,争取考上江大,别辜负沈学长的照顾,也别辜负你自己的努力。”
他松开手,退后一步,笑着说:
“我在A大等你们的好消息!”
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路口,林晚站在原地,怀里紧紧抱着那本《高中体育锻炼指南》。
她知道,那个曾经会因为她一道题不会而熬夜整理笔记的男孩,那个会因为她爱吃肉馅饺子而默默记下的男孩,现在正走向属于他的跑道。
而她,也要踏上新的征程。
几天后,林屿带着沈知尧回了家。
沈知尧手里拎着个纸袋,里面是本新的高中数学笔记:“我整理了高一的重点知识点,你提前看看,开学能轻松点。”
林晚接过笔记,指尖碰到他的,忍不住红了脸:“谢谢学长,我会好好看的。”
晚饭时,林屿又开始调侃:“现在你也是高中生了,以后来江大找我,可别再迷路了。”
沈知尧在旁边帮腔:“要是迷路了,可以给我发消息,我带你逛校园。”
林晚瞪了林屿一眼,心里却像被糖泡过,甜丝丝的。
饭后,沈知尧要回学校,林晚送他到楼下。
夏夜的风很温柔,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高中要加油,”沈知尧停下脚步,看着她的眼睛,“但也别太累,有不会的题随时问我。”
林晚点点头,看着他转身离开,忽然喊住他:
“学长!等我考上江大,我们一起去运动场放烟花,好不好?”
沈知尧回头,嘴角扬起温和的笑,在路灯下格外清晰:
“好,我等你。”
林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路口,低头摸了摸怀里的高中数学笔记。
她知道,新的旅程已经开始,
而那个关于江大、关于沈知尧的约定,
会像夏夜的星光一样,
照亮她接下来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