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3章

王主任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站在院子中央,朗声道:

“各位四合院的住户们,今天开会,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位新住户!”她指了指身边的赵平安,

“这位是赵平安同志,是咱们院前院东厢房赵海同志的独子!

赵海同志在北面战场为国捐躯,是一等功臣!值得我们作为榜样学习,

而赵平安同志是烈士家属!更是值得大家平日里关照,

务必要让赵平安同志感受到四合院的温暖,让赵平安同志感受到咱们远亲不如近邻互帮互助的态度。”

接着,王主任脸色一沉,语气严厉起来:

“同时,我要严肃批评贾张氏昨天的行为!强占烈士房产,还动手伤人,无法无天!好在赵平安同志通情达理,念在初犯,接受了贾张氏的赔偿。这事到此结束。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你们三个是院里的联络员,要是再管不好院子,再出一个贾张氏这样的,就直接撤了你们联络员的职位,什么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干脆别当了!”

王主任的话音落下,院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易中海三人连忙保证

“王主任,贾张氏那是个例,我们保证一定管好四合院。”

“就是就是,王主任放心,我们一定管好。”

“王主任,贾张氏也是一时不查,我替她保证,绝不再犯。”

“行,我姑且相信你们一次,我会不定时来你们院子检查的,尤其是你们对待赵平安同志的态度,我会作为年底评价文明四合院的首要一句,你们听明白了么?”王主任还不忘指点了三个联络员一下。

只不过赵平安发现,刘海中和阎富贵好像没听出来,易中海眼珠一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看,这不就要来戏了么?”赵平安心里嘀咕着。

最后王主任又当着全院的面,再三叮嘱赵平安有什么困难一定去街道办找她解决,得到赵平安的答复之后,才离开四合院。

也许是王主任的警告有效果,也许是暂时被赵平安烈士家属的名头唬住,这一晚上赵平安等到将近10但都没什么幺蛾子出现。

夜深人静,赵平安贴在窗户口侧耳倾听,院子里一片寂静,

只是偶尔有些细微的鼾声传来。赵平安悄无声息地摸出房门然后上锁。

来到前院东墙下,观察片刻,确认四下无人,

随即后退助跑,脚在墙面一蹬,双手便牢牢攀住了墙头,腰腹发力,整个人利落地翻了出去,落地时只发出轻微的声响。

凭借脑中清晰的地图,快步朝着东直门黑市的方向走去。

临近那片区域,路上开始出现零星几个和他一样行色匆匆、遮头掩面的身影。

赵平安有样学样,从超市空间取出一块深灰色毛巾,系在脸上挡住了口鼻。

黑市入口藏在几条胡同的交汇处,有人在暗处把守。

赵平安刚靠近,一个低沉的声音便响了起来:“站住。干什么的?”

“逛逛。”赵平安压着嗓子回答。

那人借着微弱的光打量了他一下,尤其注意了他的双手:

“规矩懂吗?卖东西,进场一毛。买东西,免费。”

赵平安举起双手,示意两手空空。

“进去吧。”那人挥挥手,让开了通路。

钻进胡同,里面是另一番天地。

没有人高声叫卖,在昏暗的灯光晕下只有压抑的交谈声和窸窸窣窣的交易声。

赵平安放缓脚步,目光扫过一个个或摆在地上、或挎在臂弯里的货物,主要都是各种粮食。

赵平安重点留意了大米和白面的价格,问了两三家,确认了行情稳定在三毛钱一斤左右,品相好的甚至能稍微多卖两三分钱。

摸清底细后,赵平安看着地图闪身进了一个漆黑无人的死胡同。

意识迅速沉入超市空间,下一秒,肩上就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手里拎着一杆旧秤。

重新回到市场边缘,找了个空位,解开麻袋口,露出里面雪白细腻的上好白面。

几乎立刻就有顾客被吸引过来。

一个穿着长褂、同样蒙着半张脸的男人蹲下身,伸手捻起一小撮面粉,在指间搓了搓。

“兄弟,这面咋卖?”男人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满意。

“三毛一斤。”赵平安言简意赅。

“成色是真不赖。”男人赞了一句,“给我来十斤!”说着递出了自己的麻袋。

赵平安没废话,拿起秤,动作麻利地舀面、挂秤砣、提秤。然后把称的刻度展示给对方

“十斤,看好了,3块。”

“好!”男人利索地数出三块钱塞到赵平安手里,拎起分装好的面袋,迅速融入黑暗中。

这开门红像是打了个广告,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顾客接踵而至。

赵平安这白面质量远黑市里的同类白面,正常可以卖到三毛三分一斤,赵平安才卖三毛,自然有不少识货的前来。

不到半小时,一百斤白面就卖了个精光,怀里多了三十块钱。后面还有几个闻讯赶来的人没买到,不免失望。

“兄弟,明天还来不?”有人不甘心地问。

赵平安摇摇头,一边收拾秤和空麻袋,一边含糊道:“看情况。”

起身离开,换了个更偏僻的巷子又拿出一百斤大米继续如法炮制。

大米同样抢手,刚摆开没多久,就又围上来几个人。

就在低头忙着称重、收钱时,赵平安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市场中巡视——正是白天见过的修缮师傅陈庆。

陈庆正和几个看起来是市场管理人员的汉子低声交谈着什么,显然他不仅是工匠,在这黑市里也有些身份。

赵平安心里一凛,立刻低下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好在陈庆几人并未注意到这个角落。

很快,一百斤大米也销售一空,又是三十块钱入手。

揣着刚赚的六十块“巨款”,赵平安决定见好就收。

顺着原路小心地往外走。

突然三股好似牙签隔着衣服扎在后背的上的感觉传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