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道:“不准说话,不准笑,我说你听。要想嘴巴好,就得养养肉。小叔,你熬一熬,等嘴巴长好了,我们一起买糖葫芦吃。”
小叔眨眨眼睛,点点头,他此时相信自己期盼的所有都会缓缓到来。因为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是值得等待的。
一晃一周过去了,医生把小叔嘴巴上的缝合线拆掉了,拆线时,小叔一点眉毛都没有皱一下。小叔他人就安静地坐着、等着。
等医生检查完一切,告诉大家,他手术恢复的也很好,因为腭咽闭合不全矫正的非常好,一般三周后即可开始进行腭部肌肉的功能训练和语言训练,问题不大就可以出院,二-三个月后再来复诊。
朱珠和奶奶住招待所里住了一周后,小叔拆线后,三叔就先回了乡下。三叔回乡下,毕竟要过年了,家里事情不能都扔给三婶张秀华一个人。
四叔工厂也放假了,奶奶要求四叔晚上在这里陪护小叔。白天由朱珠和奶奶送陪着他。日子过的很快,不到两周,小叔伤口已经长得非常好。医生开始对小叔进行腭部肌肉的功能训练和语言训练,重复着让小叔读出几个发音。两天后,小叔发现各项指标都挺好的,医生便开了出院证明。还反复叮嘱到,三月内若有情况,再来复诊。
四叔朱方诚带着朱珠、小弟朱方伦和自己的娘一起赶在腊月二十三那日回到了乡下。
今年过年,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老朱家办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把小叔的嘴巴修补好了,也终于把朱珠奶奶多年的一块心病给去了。
爷爷在世时,因为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又要还前些年借的账,实在拿不出钱给小叔修补嘴巴。爷爷心里一直愧疚着,当初将孩子捡回来,就是当自己孩子养着,却一直没有机会将孩子嘴巴修补好。
乡下过年的习俗有:祭灶、扫陈、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放鞭炮、拜年等习俗。
每逢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过“祭灶”节日,朱珠和奶奶一起在灶王爷面前摆上糖糕、糖三角和花生坚果之类物品,三叔在门外点燃鞭放炮送灶神,奶奶将墙上旧的灶王爷(画像)拿下来放到火灶里烧掉,再等到了年三十再将灶王爷(画像)接回来。
过年就是“除陈迎新”,那“扫陈”就必不可少了,用通俗的话讲,也就是大扫除。所以大家要把家里的一切“穷运”、“晦气”全部清扫出门。
春联一般是在年三十吃完中饭后贴上,贴春联也是很讲究的事情,春联也不是随便乱贴。
年三十,到了这一天,过年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摆上一桌丰盛的菜肴、倒上酒,三叔、四叔、小叔和朱勇一起举行了祭祀仪式,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除夕那天,善解人意的三婶张秀华还做了小肉丸,知道小叔子嘴巴不能有大幅度动作,她特地起了一个大早,为他做了手指头大的肉丸,被朱珠称作“迷你丸”。奶奶还让三叔杀了一个老母鸡,又烧了一两条大鱼。
老朱家吃完团圆饭后大家一起守岁,奶奶看着家里最小的朱勇早就眼皮子打架了,笑着道:“今年,奶奶准备了压岁红包。”
朱勇一听有压岁钱,困神都被他赶走了,笑呵呵地伸着他的小手道:“奶奶,我也要压岁钱。”
朱珠刮着朱勇的小鼻子道:“小勇,马上就过年了。你应该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朱勇立马倒腾他的两条小短腿,跑到奶奶面前跪下道:“奶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四叔朱方诚笑着道:“你小子不错呀,现学现卖。”
奶奶道:“来,给我乖孙压岁钱两毛钱。乖孙女压岁钱两毛钱,这个小轮子的,这个是诚子的,连子的,还有一个是秀华的。”
大家都高兴地接过红包,过年的老朱家一家喜气洋洋。虽然有些事情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大家心里都默认了,也都明白有的事情强留不得。
自从爷爷朱宏达去世了,朱珠的爸爸再也没有回来过年,所有人对朱方宇只字不提,就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生而不养父母之罪。母亲健却赡养不力。
三叔看时间差不多了,便提着鞭炮来到院子里,将鞭炮挂到竹竿上,并将竹竿斜着挑起来,四叔侧是点了一支烟,走了过去,将鞭炮点燃,然后鞭炮炸开,四叔自己抱头鼠窜。
小叔无论何时都是对朱珠是言听计从,平时他是悉心照料着她,这是他从小到大习惯性的守护。鞭炮一响,小叔立即将朱珠的耳朵捂起来,就怕声音过大震坏了朱珠的耳朵。
鞭炮放完了,众人相互祝福了几句,各自都回了自己的房间。
不久后,天空阴沉,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下雪了。雪悄悄降落在屋顶上、窗台上。像蒲公英般飞舞的雪花,随风飘走在天空中,如粉蝶一般轻盈和柔美。
过一会儿,雪越下越大了。房顶上和地面上都覆盖浅浅一层雪。雪还是簌簌落了下来,好像是为这新年增添喜庆的色彩,俗话:瑞雪兆丰年。
到了凌晨后,家里的男人们则在院内放鞭炮,祈求五谷丰登,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早上,开门一看,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乡村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挂满了银条,枯黄的草地也披上了银装。有许多孩子们聚集在一起,三五成群地来到雪地里。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有的滑雪,还有的在滚雪球。
一群孩子看见朱珠家的大门打开了,都跑过来给朱奶奶拜年。一般大年初一,孩子到别人家拜年,主家都要给一些瓜子、花生等物,俗称“不空手”。朱珠受他们的感染也一起加入一起玩,这也是她童年为数不多的集体活动。
一场雪的到来,将孩子们的快乐宣泄出来。外面的雪地上满是孩子们的小脚印,快乐的欢呼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