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内的神话
白色长袖,舞出世间最美的风情。在天边轻盈的飞舞中,卫子夫扭动着柔软纤细的腰肢,回旋着的惊人之美,深深吸引了年轻的君王的目光,也舞出了一段人生的传奇。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当时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是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卫子夫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跻身于一朝皇后之列,成为汉武大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的经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可无奈似水流年,在经历的荣耀与辉煌之后,等到浮华散尽,光阴逝去,一切都遗留为后人眼中叹息的传奇。恍然一梦,孑然一身,让人感慨。
卫子夫出身贫贱,自幼随母亲在平阳侯府中做奴仆,但卑微的身份和艰难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大后的她凭借着出众的美丽容颜和动人的歌喉,成为侯府中颇受重视的歌姬,并成为平阳侯夫人平阳公主的贴身丫鬟。对于卫子夫而言,现在的生活较之以前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改观,她很满意这一份难得的稳定。卫子夫本来以为就将这样平淡地过完一生,却没有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卫子夫结识了汉武帝,并且被汉武帝看中带入皇宫成为贵妃。给自己的命运带来了一次意外的转折。
那一日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饮酒。平阳公主让歌姬起舞献歌助兴,汉武帝便在众女中一眼看中了轻启樱唇的卫子夫,一见倾心。
卫子夫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以曼妙的身姿和动人的歌喉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平阳公主也顺水推舟地将她送入宫中,博得皇帝的欢心。就这样,一个出身“贱民”的“父不详”的歌姬,平步青云地成为了一朝天子身边的女人。
但入宫后的生活却并不如意,汉武帝迫于陈皇后的压力,只能无奈地将其贬为宫女,并且再也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宠幸。从此寂寥空旷的后宫中,多一双哀怨却又无奈的眼睛在日日期盼着皇帝的再次临幸,却一直未遂人愿,而就在卫子夫以为今生就这样终老于后宫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地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建元三年,汉武帝准备在后宫中释放一批年老色衰的宫女,于是卫子夫再一次地见到了汉武帝,积压在心中的多年的抑郁愤懑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爆发,她哭泣着请求汉武帝放她出宫。汉武帝望着眼前这个梨花带雨的女人,不禁勾起了往日的情思,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怜爱之情,便不予她出宫并再度临幸了她,而似乎老天也在帮助她,这一夜之后,卫子夫欣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对于多年没有子嗣的汉武帝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喜事。因此,他更加宠幸卫子夫。
但这却引起了十多年未孕的陈皇后的妒忌。馆陶长公主为了替女儿消除敌人,甚至派人绑架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企图杀了卫青。好在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人将卫青救出,汉武帝知道后大为震怒,立马召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入宫为侍中。
不久之后,陈皇后因掩饰不住自己的气愤,请人施用邪术企图致卫子夫于死地并挽回汉武帝对她的好。最终,事情败露,汉武帝异常生气,痛下决心废了陈皇后。
元朔元年,卫子夫诞下一男婴,这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此时汉武帝已经二十九岁,自是十分宠爱。刘据刚刚出生武帝便命人为他做《皇太子赋》,提前就昭告天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太子,并且建立神祠感谢上苍对他的恩赐。
母以子贵,陈皇后已废,儿子又是皇长子,卫子夫理所当然地被皇帝册封为皇后。
至此,卫子夫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让人为之惊艳。她以女奴贱民之身进位为汉武帝的侍妾,又从小妾爬上了皇后卫之位,窜起之快简直就是奇迹,为后世无数野心勃勃姬妾的夺嫡树立了一个榜样,创造了一个“未央宫神话”。
六年后,皇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皇太子的确立更加巩固了卫子夫的皇后地位,此时的卫子夫,个人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后宫之中,她是最闪亮的一颗星光,于万千瞩目一身,荣耀至极。
但此时的卫子夫并没有骄傲自满,底层生活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及谦逊低调的品德。她知道自己没有背景,于是在后宫中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
一人得志,全家福贵。在汉武帝的恩宠之下,卫家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嫁给开国功臣陈平曾孙陈掌。而她的弟弟卫青,更是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立奇功,官至大将军,并被奉为长平侯。卫家开始显赫于大汉王朝,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时间最是无情,红颜总会老去,在日复一日的岁月蹉跎中,她那昔日令汉武帝怦然心动的容颜已不复存在,她的受宠程度也逐渐下降,她老了,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再留住丈夫的心了,她所能做的只有把她的爱倾注在她的儿女身上,还有称职地当她的大汉皇后。她知道,在这复杂的后宫之中,要想明哲保身,只有懂得退让,韬光养晦,才是最好的出路。
男人都是善变的动物,喜新厌旧是太多人的秉性,高高在上的皇帝面对着那么多的诱惑,怎能抵御得了?离弃,或许是以色事人的女人最后的结局。
不久之后,汉武帝的身边便出现了其他的女子,皆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比她年轻、漂亮。
她见识了善妒的阴后的下场,因此更加小心翼翼。她处处表现出自己的温柔贤惠以及对皇帝的关心,使汉武帝无法忘记他们的昔日旧情,因此,即使是在其他嫔妃得宠时,她的地位也稳如磐石。她以自己的品行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皇后。
依托着自己良好的品行,卫子夫在后宫中谨小慎微地熬过了38载春秋,人近暮年,她已看透一切尘杂之事,无悲无喜。经历的人生的低谷与辉煌,也看惯了人生的苍凉。弟弟卫青的英年早逝,让卫子夫的人生少了一棵支柱,于是,她只能将所有的依靠都寄托于自己的儿子,太子刘据。
此时的太子刘据,已经成长为精壮的青年,且为人忠厚,颇得民心。这却招致了汉武帝时代的酷吏们的反对,他们害怕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加之后宫险恶树大招风,卫氏家族的富贵开始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于是他们便对太子心怀不轨,想除掉太子,免贻后患。
此时的汉武帝,年迈体弱患病在身,性格变得喜怒无常,常常无中生有,对身边人充满疑心猜忌。
征和二年,汉宫中发生了一件离奇的“巫蛊”事件。矛头直指太子刘据及皇后卫子夫。
借此机会酷吏江充就向武帝说,武帝的疾病是因为“巫蛊”的造成的。武帝信以为真,就派江充审理,江充先惩治后宫嫔妃,然后便开始对皇后和太子下手。江充故意在太子宫中掘地三尺,太子、卫后的宫殿被挖得连放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江充把早就准备好的桐木人,一本正经地从太子、卫后的宫殿挖出来,就要向汉武帝禀报情况。
太子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便发兵抓了江充,并亲手杀了他。江充身边的亲信逃到皇帝身边,向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武帝一开始不相信,派人去召太子。但是派出的使者不敢去,就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造反了。
汉武帝大怒,派丞相刘屈氂发兵讨伐太子,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后自杀身亡。
作为太子的母亲,卫子夫自是难逃牵连。看着锦盘中的白绫,卫子夫只有凄清一笑,世人皆没料到,一时引为传奇的自己,最后竟是三尺白绫了却残生。一代传奇就此烟消云散。
卫子夫的晚年,极尽凄凉,这个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的幸福女人。先是感情上被遗弃,再是地位上受威胁,卫子夫胆战心惊、风雨飘摇地活着。她家族里那些地位尊崇、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在盛年死去。霍去病和卫青死了已经十几年,离他们驱逐匈奴、建立战功、雄霸天下的那一年,更已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没有人再能帮助她。武帝早忘了卫青、霍去病为大汉立下的赫赫功劳。于是巫蛊之祸起,卫青的儿子被斩,卫家被抄,卫子夫的大姐夫,当朝丞相公孙贺父子被杀,公孙家被族灭,然后是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被斩,接着,巫蛊的血迹又延伸到了卫子夫的长乐宫和太子刘据的东宫。
没有爱,没有尊严,没有亲人,没有安全,这个汉宫中曾经最高贵的女人,活得是这样悲凉酸楚。
他曾经是一个传奇般的女子,从一个卑贱的歌女,一跃而为皇后,最后却又那样凄凉痛楚绝望地死去。
没有一个史官留下卫子夫的喜怒哀乐,只是从她一生的事迹中,我们能看出她始终存在心底的惶恐。处在一个令人忧怖重重的高位,卫子夫是退让的、忍耐的,然而这些低姿态并没有带给她安宁和平静。
后世关于他的,是猜测,也是怜悯,即使成为大汉的第一夫人,满门显贵,女人的命运,也始终被自己爱着的人操纵。深宫中五十年的小心翼翼,仍然无法阻止厄运的降临,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甚至比不过一个庸碌的平民妇人。
等到全部失去卫家和霍家的人后,晚年陷入凄凉之中的汉武帝才幡然醒悟,只是回忆已经不能带给他什么了。他终究只剩下他的江山,和渐渐清晰浓厚的回忆了。
都是恍然一梦,孑然一身。历史已经过去了,陪伴卫子夫的,只有茂陵上空千年不停地呜咽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