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你正在与商人进行价格博弈,解锁新技能:议价(入门0/100)】

【议价熟练度+1】

“这只兔子,少说也有五斤重,肉质肥美。拿到后厨,无论是红烧还是做烤兔,都不止卖三十文。”

“这两张皮毛,一张是兔皮,一张是野鸡皮,皮板完整,毫无破损,冬天能给孩子做件坎肩,暖和得很。”

徐凡不紧不慢地分析着,条理清晰。

“镇东头的福记皮货行,一张完整的兔皮,收购价最低也要十五文。你这二十文买两张,未免太欺负我们乡下人不懂行情。”

胖管事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少年,居然对行情摸得这么清楚,连福记皮货行的价都知道。

“小子,你到底想怎么样?”

“兔子,四十文。皮毛,两张三十文。一共七十文,一文都不能少。”徐凡报出自己的价格,“这个价,你迎仙楼不收,多的是地方收。我们兄弟俩再多走几步路的事。”

说完,他作势就要拉着徐承波离开。

“等等!”胖管事连忙喊住他。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少年。

这小子,眼神沉静,不卑不亢,完全不像个普通的农家少年。

七十文虽然比他预想的高,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批货确实不错,要是被别家酒楼抢了去,倒也可惜。

“行!七十文就七十文!”胖管事咬牙,从钱袋里数出七十文铜钱,递过去,“小子,算你狠!以后有好货,还送我这来!”

“一定。”徐凡接过铜钱,仔细数着,然后才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

一旁的徐承波看得目瞪口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大哥,三言两语之间,就多赚了二十文钱!

徐承波还处在震惊之中,结结巴巴地问:“大……大哥,你……你咋知道那些皮货行价格的?”

“多看,多听,多想,自然就知道了。”徐凡微笑,拍拍他的脑袋,“嘴皮子也是本事,以后你跟着我,慢慢学。”

一场交涉下来,议价提升到25。

交易完成,拿到七十文钱后,徐凡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带着徐承波在大堂角落找个位置坐下,只点了一壶最便宜的粗茶。

他竖起耳朵,听着周围客商的交谈。

【你正在搜集信息,解锁新技能:信息筛选(入门0/100)】

【信息筛选熟练度+1】

“听说了吗?一年后,清云宗的仙师又要开山门收徒了,不知道这次是何等盛况。”一个富商模样的中年人感叹道。

“嗨,别想了,那等仙缘,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碰上的。”

“我倒是听说江中镇那边,有人出高价收购一味凝血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另一人压低声音说。

仙师!

灵药!

一年后!

徐凡他不动声色,将这些信息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世界,比他想象的更加广阔。

小说里的修仙世界!

坐了一会后,他带着徐承波,先是去一趟杂货铺。

“老板,盐怎么卖?”

“粗盐十文一斤,细盐三十文一斤。”

“来两斤粗盐。”

他又买了一小罐猪油,花去了三十文。

接着,他没有去那些看起来门面光鲜的大米行,而是钻进一条小巷子,找到一家不起眼的粮店。

“老板,糙米多少钱一石?”

“两百文。”

“陈米呢?”

“陈米便宜,一百五十文一石。不过口感差些,都是去年的粮了。”

徐凡抓起一把陈米,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看了看色泽。

【你正在分辨粮食好坏,解锁新技能:鉴定(入门0/100)】

【鉴定熟练度+1】

【物品:陈年糙米。】

【产地:青阳河下游。】

【储存年份:一年零三月。】

【状态:干燥,无霉变,有轻微谷物陈化气味,可安全食用。】

面板上的信息让他心中有数。

他对那同样在看米的老板笑道:“老板,你这米是下游王家田庄去年的存货吧?虽然是陈米,但保存得不错,没受潮。”

“我钱不多,买半石,算我七十文如何?”

虽然是陈米,但还算干燥,没有霉变。

对于现在的徐家来说,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口感还在其次。

那老板也是个实诚人,点头同意。

七十文买了半石陈米,也就是六十斤。

剩下的钱,买了些白面和一小包最便宜的糖块。

回去的路上,徐承波背着半袋子米,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是他这辈子,走得最踏实,最自豪的一段路。

当他们兄弟俩扛着粮食回到村里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天呐,徐家买米了!还是这么多!”

“这得有几十斤吧?”

“看来徐家大郎是真的出息了!”

晏爰妮和徐畅早就在村口等着,看到两个儿子平安回来,还带回这么多东西,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回到家,当那袋子糙米哗啦啦地倒进米缸里,将见底的米缸填满一小半时,晏爰妮再也忍不住,捂着脸蹲在地上,喜极而泣。

徐家的米缸,终于不再是空的了!

徐凡从怀里掏出那包糖块,分给几个弟妹。

“哇!是糖!”徐文文和徐瑞泽两个小家伙拿到糖,眼睛都笑成了月牙。

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把糖块放进嘴里,那股甜味,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看着弟妹们开心的笑脸,听着父母激动的低语,闻着米缸里传来的粮食清香,徐凡温笑着。

……

自从徐凡兄弟俩从镇上扛回半袋子米后,徐家在村里的地位,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徐家门口是真正的门可罗雀,除了催债的和看笑话的,没人愿意踏足。

现在可倒好,门槛都快被踏平。

“哎呀,爰妮妹子,在家呢?我寻思着你家孩子多,特地拿了两个鸡蛋过来给孩子们补补身子。”

“畅哥,听说你家大郎可出息了,真是给你长脸啊!”

“慧宁啊,来,这是婶子自己做的布老虎,拿去给弟弟妹妹们玩。”

三天两头,总有那么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和热心的邻居,提着点不值钱的东西上门套近乎。

他们围着徐畅和晏爰妮,一口一个哥,一声一个妹子,亲热得仿佛失散多年的亲人。

他们真正的目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凡儿啊,你看你三叔我,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你能不能……也教教三叔怎么在山里弄点野味?”

这天,一个族里的叔辈,搓着手,一脸谄媚地问徐凡。

“是啊凡儿,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你可不能吃独食啊。”另一个婶子也帮腔道。

面对这些热情得有些过分的乡亲,徐凡总是笑呵呵的,态度和善,却滴水不漏。

“各位叔伯婶子,这陷阱的法子,倒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二弟承波最近就在跟我学,大家也看到了,他手上磨的全是泡,这东西,得下苦功夫。”

他把徐承波拉到身前,徐承波挺起胸膛,将自己磨出水泡的双手展示给众人看。

“而且,这进山打猎,靠的是七分运气,三分胆气。”

“我也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山里头危险得很,到处是毒虫猛兽,我可不敢保证大家进去了都能安然无恙地出来。”

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运气,既堵住了别人的嘴,也抬高进山的风险,让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自己掂量掂量。

“至于这陷阱的法子,”他话锋一转,“倒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爹就会编筐,这陷阱跟编筐的原理也差不多。”

“大家要是真想学,可以拿些东西来换。比如一斤粮食换个最简单的套索做法,或者谁家有富余的铁器,也可以拿来换。”

“我这也是为了大家好,毕竟,白得的东西,人总是不珍惜。”

这话一出,大部分人都打了退堂鼓。

他们本来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一听说要拿真金白银的粮食来换一个不一定能成功的法子,顿时就没了兴趣。

“切,还以为多大方呢,原来也是个财迷。”

“就是,不就打了两只兔子吗,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人群渐渐散去,留下的只有几句酸溜溜的议论。

徐畅和晏爰妮看着这一幕,心里又是解气,又有些担忧。

“凡儿,你这样……会不会把村里人都得罪光了?”晏爰妮小声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