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对未来忐忑,又没有多少头绪的少年,面对一夜之间不同的自己,也有过怀疑,他是在这里继续做着梦吗?可为何又会如此清晰,清晰到,仿佛之前做了个十年的梦才醒过来一样。

虽然才隔了一日,就仿佛梁府的一切人和事,都在离自己远去,慢慢模糊,这让他有点难以呼吸,胸口一阵闷堵,于是乎,少年起身穿过那片斑驳树影,走出屋子,望向并不热闹,三三两两的街道,恍如隔世,眼神里满是看山不是山。

他其实也怀疑过那个便宜师傅,诚然如刘婶所说,但毕竟在他的人生长河里,太过遥远了,是本该被模糊甚至忘记的。好不容易平淡如水的过了十年光阴,却又突然折回头,同那些不甚确定的记忆连通了起来,所以,这十年的意义何在?只是为了那个师傅所说的“保护”?可那也是刻在心底的路程啊,是他从不知到知,从懵懂到及冠,多么重要的一段人生啊,有潇洒博学的先生,有严肃却也和蔼的梁伯伯,也有青梅竹马的佑离,那些欢笑,打闹,那些月下摘荷叶莲蓬掉池塘的生活,难道只是为了让他转一圈,便要不得不舍掉吗?

少年第六有些心思过重,他还没来得及好声说声再见,便神秘莫测的来到了这个梁伯穷极一生也没寻到的地方。没见过他们所说的“坏人”,也还不曾亲自领略山巅景色,以前眼巴巴的想要去摸清楚一些事,却在自己能做的时候,惴惴不安,徘徊不前,像极了第一次听说要见杨先生的时候。

算啦算啦,少年也只能自己安慰,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还可以回头去看看嘛,人生不是逆旅,可人间是啊。这样一想,少年第六心里才秤砣落了定。或许以后的人生,面对不可数的未知,才是常态,不可如此犹犹豫豫,蹑手蹑脚,让杨先生知道了,定是要骂他一句“驴欠抽打”了,这就很不风流了。

吃过午饭,少年提出想自己一个人去到处转转,刘婶迟疑了刹那,还是点头同意了。毕竟有她在暗中盯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个青石镇,勉勉强强一个钟头逛完,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只有一家客栈,零星的店铺,站在高点的地方,远处似乎还有成片的农田。刘婶所在的隔壁是两条巷子,巷子里的老房子一间接一间,有农夫,有商贩,也有打铁匠杀猪匠等等营生人家。这样瞧起来,刘婶倒还真是个大户人家了。据说,不远的青云城,甚至繁华,连青楼都是成片的呢,杀猪的王麻子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的光那可比看到银钱还是亮敞。可隔壁的张铁匠听了却只是一撇嘴:“小伙子,别听他瞎说,他就是有贼心没色胆,荷包里也干干净净的,图个嘴皮子利落。话说回来,年轻人,你是打哪来的啊,可是哪户人家来寻亲戚的,以前咋没见过你呢?“

主动攀谈的少年这才说道:“哦,大叔,我是巷子尽头刘婶家的远房侄儿,这不,趁着休学,过来看望她哩。“

”哦哦,刘寡妇家啊,嗨,我是说呢,这一眼望到头的镇子啥时候出了个这么好看的少爷呢,对了,你婶婶前几天让我磨的菜刀好了,你顺带着帮忙捎回去可好?“话音刚落,便见着那铁匠从旁边的台子上,拿了把刃口澄亮的菜刀来。

“顺手的事,当然没问题,大叔,可是这工钱…”少年第六这才发现,他还真是彻头彻尾的穷光蛋。不出门还好,这出了门才晓得,靠的可不是腿,而是银钱。

“这个你不管,你婶婶已经给过了,你且带回去就是了。”铁匠头也不回,卖力挥锤。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第六隔在了屋檐下,这是一间已经破败的屋子,手握菜刀的少年,抬起头,看着屋檐下的雨帘,甚是无聊。恰逢此时,一位披着蓑衣斗笠的老汉也挤了进来。一阵窸窸窣窣,伴随着不小心四溅开来的水珠,此情此景,让少年心里泛起一丝小小的满足感,这片天地间,大雨下,滴答声声,却又显得如此静谧,进而让人心底也顿时静了下来。

望着这个老伯,少年说道:”老伯伯,您往里面点,这雨可大着,别受凉了。“,说着便将自己往里面挪了挪,腾出了更多的一块地方,虽然也只是方寸之间。

老汉抬头看了看少年,一言不发,眼神并不浑浊,却也不透亮,但是有一丝深邃的光芒一闪而过。这份打量让少年浑身有些不适,像眼睛被光芒刺到了一般,本能的有些闪躲,这一闪躲,直接左半边身子淋上不少雨水。

“呵呵,你这后生,你看,我往里挪一点,你就得往外一点,我进你退,你自然吃亏了,我至少还有蓑衣斗笠替我遮挡遮挡,可你除了手上的刀,就没别的了,菜刀可挡不住风雨哦。”老汉意味深长的说了这么一番话,接着又道;”不过年轻人懂得吃亏,不是坏事,不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可不想多失去半点。”说完,嘿嘿一笑,不再打量少年,自顾自的整理起蓑衣来。

觉得很是不解的第六,此时也只好木讷一笑,不再言语,却腹诽这老先生怎么如此善于接话,也如此的能让人闭嘴。

“后生,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哦?”看到略显尴尬的少年,老汉也略微知趣的转移了个话题,想让这难得的檐下立足之地,显得更“宽敞”些。

“老伯,我不记得我的生辰,不过,大概应该是十六七岁了。”少年接起话题,微微一笑却略显尴尬的说到。

“嗯,算算,大概差不多得这个岁数了。“老汉显然并没有顾忌啥的自言自语,到让少年一时间摸不着头脑起来,这突兀的一句话,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少年只当这个老伯是想起了自己的某个后辈,跟自己差不多年岁的模样,于是过后,屋檐下的时间仿佛又静止了般,只听到雨声不断敲打着地面,溅起水花在两人的脚边。

突然,老汉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年轻人,觉得眼下这个世道如何?“

第六愣了愣,显然无论身体还是心里,都没有做好面对这个问题的准备,只是杵在原地,歪着头不解的看着这个老伯。

“呵呵,想必,你也上过私塾读过书,你觉得靠读书人于这个世道,是如何?随便说说就好,我这个老人家,很久没见到愿意读书的后生了。“老先生目光如炬,让少年有些慌乱。

“您怎么知道我上过学堂的呢?”少年不解的问道。

老先生呵呵一笑,低头瞟了瞟少年腰间。那是一枚刻着”无涯“二字的腰坠,可是字体实在太小,寻常人等并不窥见的着,只当是哪家公子哥配着华衣锦服的名贵玉佩而已。

说起这个腰坠,这是当初杨先生离去之时,赠与第六与佑离的,少年是“无涯”,少女是“路遥”,先生的本意是希望少年跟少女能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在砥砺前行,不自满,不固步。

少年回顾神来感叹道:“老伯真是好眼力,这是教我学问的杨先生临别时候赠与我的,杨先生希望我知而无涯。不过,我倒是觉得我离着先生的要求还差了万水千山之隔呢。”少年说起杨先生,总是高兴而自豪的。

“看来,你这个先生倒是个好老师,我年轻的时候,可不兴读书治学,嘴皮子最是无用了,靠它可是要饿死人的。”

少年不清楚老人年轻时的世道,但看着老人貌似陷入回忆的风霜面容,似乎心里隐隐有些东西松动了,是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觉得若是自己日后也到了这般岁数,能感慨的是有个很好的杨先生,曾经教过他读书识字,还赠送他意义深刻的玉佩,大概不会像这个老先生一样,有的应该就只是感激与宽慰吧。

韶华白首,转瞬即逝,老人的世道与少年的世道,当然是不同的,可就在这一问中,少年仿佛窥视到了一些东西,有过去,也有日后,顿时,陷入沉思当中,顾不得去答老汉这一问了。

老汉转头望着这一幕,暗自点头,那一丝赞许在他心里犹如春雷,“我们等了这么久,或许,这次真的有希望也说不定。”

……

“哟嚯,雨开始小起来了。”老汉转头自言自语到,同时,也让少年停下了思考,看着檐下水沟里积水已然变少,街道上蹦蹦跳跳的水花,也小了许多。

“老先生,我不知道您年轻时是什么世道,不过,眼下这个世道,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有风有雨,人们有作有息,你若想它更好一些,那便让自己更好些就是了。”说完这话的少年,忽然想起以前在梁府时,天下战乱纷飞,安宁不得长久,民不聊生,瞬间又心里不是那么笃定了。

“我若好,世道便好?”老人饶有兴致的问道。

“大概,是这么个道理吧,老伯伯。”少年人并没有很理直气壮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是年轻人的回答。”听完这个回答,老先生哈哈大笑,转身穿起蓑衣,带好斗笠走进雨中,不待少年叫喊,便听得雨雾中远去的身影传来一句话:“几度风雨几度秋,好一个少年不言愁啊。”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