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市局会议室的白板上,线索与时间线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正中央是“林静”这个新获得的名字,以及“百货公司化妆品销售”这个模糊的职业指向。陈昊站在白板前,指尖敲打着这个名字,目光锐利如鹰隼。

“林静,二十五到三十岁,二十一年前十月前后可能离职或失踪。重点排查当时本市几家大型百货商场,特别是靠近西郊或者周为民钟表铺区域的。”陈昊的声音在略显嘈杂的会议室里清晰有力,“户籍系统那边同步进行,姓名、年龄区间、失踪或注销记录,交叉比对。”

命令一下,整个调查组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声交谈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紧迫的节奏。老马带着几个人负责联系各家早已改制或合并的旧日商场,查找可能尘封的人事档案。小赵则紧盯户籍系统的反馈屏幕,筛选着海量的数据。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一场冬雨似乎随时可能倾盆而下。

突然,小赵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一行刚刚跳出的信息。

“头儿!有发现!”他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林静,原名林静,曾用名无。户籍记录显示,二十一年前,十月十五日,其家人(父母)曾向当地派出所报过失踪!报案地点是…西城区柳巷街道,距离周为民当时的钟表铺所在的老街,只有不到三公里!”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小赵的屏幕。

“年龄?”陈昊立刻问。

“报案时记录年龄二十八岁!完全吻合!”小赵快速回答,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更详细的电子档案,“家庭成员关系…父母均已过世。有一个弟弟,名叫林浩,目前…登记住址在邻省江市。”

“联系他!立刻!”陈昊毫不犹豫地下令。亲属的DNA比对是确认无名女尸身份最直接的方式。

几乎同时,老马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他捂着电话听筒,抬头看向陈昊,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找到了!第一百货公司!老档案里查到了,二十一年前,化妆品柜台确实有个叫林静的销售员,二十八岁,十月十号之后就没再上班,当时柜组长报了个无故旷工,后来一直联系不上,就当自动离职处理了!”

线索瞬间收束,如同散乱的珍珠被一根线迅速串起。

林静的存在被确认了。她就是那个与周为民关系密切、最终惨死西郊的无名女性。她的失踪时间与死亡时间高度吻合。

“立刻联系江市警方,协助找到林浩,进行DNA采样比对。同时,整理林静失踪案与西郊无名女尸案的并案材料。”陈昊语速飞快,思路清晰,“老马,你带人,立刻去周为民生前的那间钟表铺工作室!现在有了更明确的指向,那里可能还藏着我们没发现的东西!尤其是,任何可能与林静有关的物品,或者…怀表去向的蛛丝马迹!”

……

周为民去世后,他那间位于老街深处的钟表铺兼住所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产权似乎有些模糊,据说有远房亲戚接手,但从未露面,只是简单地锁死了大门。多年来,邻居们也早已习惯了他的消失和那扇从未再开启的门。

老马带着技术队的人,以及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再次来到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老街。雨水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打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那扇木质门板更加斑驳腐朽,上面贴着的各种小广告被雨水浸湿,边缘卷起。

技术队的人用电钻破坏了早已锈死的挂锁,“哐当”一声,锁头落地。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比档案室和古籍部更加浓烈、更加复杂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那是灰尘、霉斑、凝固的机油、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时间彻底停滞后的死寂味道。

强光手电筒的光柱刺破昏暗,照亮了内部。

时间仿佛在这里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保持着主人离开时的样子,只是覆盖了厚厚一层灰尘。靠墙的工作台上,各种钟表工具散乱摆放着,小螺丝刀、镊子、放大镜、油壶,都蒙着灰。几个半拆解的老式座钟和怀表静静地躺在台面上,像是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再来的主人。墙壁上挂着泛黄的齿轮结构图和老式月历,时间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某一个月。

技术队员小心翼翼地开始勘查,拍照,提取可能存在的指纹或痕迹——尽管希望渺茫。

老马的注意力则集中在工作台本身。他戴着手套,轻轻拂开工具上的积灰。根据周薇的叙述,悲剧就发生在这里。他的目光仔细扫过工作台的边缘,寻找着可能符合“银器摆件尖角”的物体,或者任何残留的、未被彻底清理的痕迹。

工作台一角,放着一个陶瓷笔筒,里面插着几支绘图铅笔和一把旧刻刀。老马的心微微一紧,轻轻抽出那把刻刀。刀身细长,尖端异常锋利,即使蒙尘,依旧在光线下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这会是…?

他仔细检查刀身和手柄,没有发现明显的可疑污渍。时间太久,即使有,也早已无法分辨。

他的视线又落到工作台下方的一个抽屉。抽屉上了锁,一把很小很旧的黄铜锁。技术队员过来,用工具小心地撬开了它。

抽屉里没有想象中的机密文件或血腥证据,只有一些杂乱的私人物品:几本旧笔记本,一叠用橡皮筋捆好的老照片,几张获奖证书(表彰周为民精湛的手艺),还有一个小小的、打磨得十分光滑的木盒。

老马的心跳微微加速。他拿起那个木盒,打开。

里面没有怀表。

而是躺着一枚银质的、小巧精致的胸针,造型是一朵绽放的玫瑰,花瓣层叠,工艺极其精湛。胸针背面,同样刻着一行细小的花体字:

致阿静,永远芬芳。

又是同样的雕刻风格!那个独特的“E”尾钩,“远”字那一点的上挑!

老马轻轻拿起胸针,对着光。在花瓣的缝隙深处,他似乎看到了一点极其微小的、暗红色的凝固物嵌在那里。他的心猛地一沉。

“把这个…立刻送回实验室,做微量物证提取分析!”他的声音有些发紧。

如果这暗红色的物质也是血迹,也是AB型Rh阴性…

那么,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周为民与林静的关系,更描绘出一幅更令人心悸的画面——周为民在悲剧发生后,可能并未完全处理掉所有与林静有关的物品,他偷偷保留了一些,锁在这个抽屉里,作为一种扭曲的纪念或忏悔。

那么,那枚最重要的、沾满鲜血的怀表呢?它是否也曾被藏在这里,后来才被人取走?

老马继续翻看那些老照片。大多是周为民工作或领奖的照片,神情多是专注或严肃。但其中一张,引起了老马的注意。

照片是在一个公园里拍的,有些泛黄。周为民穿着难得整洁的衣服,脸上带着一丝不太自然的、却真实的笑意。他的身边,站着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年轻女子,挽着他的手臂,笑得明媚灿烂,眼睛弯成了月牙。她很漂亮,充满了活力。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

与阿静,中山公园,八月留影。

阿静。林静。

照片上的她,鲜活,生动,与现场那些惨烈的尸体照片形成了令人心碎的对比。

老马放下照片,心情沉重。他继续翻看那几本旧笔记本。大多是工作笔记,记录着一些复杂钟表的维修心得和零件尺寸。但其中一本的最后一页,却写着几行与工作无关的字迹,钢笔字迹潦草而用力,仿佛蕴含着极大的情绪:

错了…都错了…回不了头了… 薇薇还小…怎么办… 静…对不起…

笔迹在这里戛然而止,后面是大片空白。

这寥寥数语,像一个绝望的旁白,印证了周薇所述的部分真相——周为民的悔恨、恐惧以及对女儿未来的担忧。

但是,关于怀表的具体去向,这里依然没有任何明确的指示。

技术队的勘查接近尾声,除了那枚玫瑰胸针和笔记本,没有再发现其他直接相关的物证。这间工作室,如同它的主人一样,将最核心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老马站在满是灰尘的屋子中央,环顾四周。失落感油然而生。他们找到了证明过去的更多碎片,拼凑出了更完整的悲剧图景,但对于破解眼前的谋杀案至关重要的那枚怀表——它是如何流落在外二十一年,又是如何被凶手获得的——依旧迷雾重重。

是谁,有能力并且有机会,从周为民这里,或者从别处,得到这枚染血的怀表?

周薇声称不知情。 周小薇当时精神崩溃。 周为民已死。

难道还有第四个知情者?一个隐藏在暗处,耐心等待了二十一年,如今才开始行动的人?

老马带着收集到的证物和满腹的疑团,离开了这间重新被锁死的、充满悲伤往事的工作室。外面的雨下得大了,冲刷着老街的石板路,仿佛想洗刷掉一些沉积太久的污垢,却只是让一切变得更加湿冷和泥泞。

新的物证被紧急送检,林静弟弟的联系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但陈昊和老马都知道,他们距离真相的核心,似乎还有最关键的一步之遥。而那一步,可能就藏在三个女儿之中,某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者,在某双他们尚未注意到的、一直注视着这一切的眼睛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