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内阁值房。

首辅刘健花白的胡子气得根根倒竖,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竖子!狼子野心!”

“我大明待建州不薄,岁赐抚赏,从未断绝,竟养出这等白眼狼!”

兵部尚书谢迁,满脸涨红。

“刘公,还说什么!打!”

“此风断不可长!必须调集京营精锐,出关平叛,将那建州女真,连根拔起!”

他激动得挥舞着手臂,仿佛手里握着的是一把刀。

次辅李东阳相对沉稳,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却没有喝。

“于乔(谢迁的字)稍安勿躁。”

“辽东总督战死,抚顺失陷,辽阳被围,这已非寻常边患。”

“出兵是必然,但如何出兵,出多少兵,由谁挂帅,粮草如何筹措,都需一个万全之策。”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碎步跑了进来,躬身道:“三位阁老,皇爷口谕,召您三位,养心殿议事。”

……

养心殿。

朱厚照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他抬起头,殿门处的光线暗了一下。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伏跪在地。

来人身穿一身刺绣精美的曳撒,面白无须,正是东厂提督,曹正淳。

“奴才曹正淳,叩见皇爷。”

他的声音很柔,像是一根羽毛在地上轻轻划过,听着却让人背脊发凉。

“起来吧。”

朱厚照的声音很平,听不出喜怒。

“曹督主,辽东的军报,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曹正淳站起身,躬着腰,头垂得更低了。

“回皇爷,奴才刚收到消息。建州女真狼心狗肺,罪该万死。“

“奴才以为,对付这等反贼,光靠大军征伐,还不够。”

“那些女真头领,狡猾如狐,藏匿于山林之中。大军一至,他们便化整为零,难以清剿。”

“不若让奴才,带领东厂和神机营的精锐,先行一步。以雷霆手段,专事刺杀其首脑人物。只要贼首一除,余者便如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曹督主忠心可嘉。”

朱厚照夸了一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声。

“启禀皇爷,内阁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兵部尚书谢迁,宫门外求见。”

“宣。”

曹正淳暗暗松了一口气,悄悄向旁边挪了一步,给即将进来的三位大佬让开了位置。

刘健、李东阳、谢迁鱼贯而入。

三人一进殿,就看见了站在一旁的曹正淳。

刘健的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冷哼一声,连个正眼都懒得给。

谢迁更是直接,冲着曹正淳的方向啐了一口,虽然没出声,但那口型谁都看得懂。

宦官干政,这是文官集团最痛恨的事情。

曹正淳却像是没看见一般,脸上甚至还堆起了谦卑的笑容,对着三人躬了躬身。

“奴才见过三位阁老。”

这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要是让东厂那些杀人不眨眼的番子看到,恐怕会惊掉下巴。

“臣等,参见皇上。”

刘健三人对着朱厚照,行了大礼。

“三位爱卿平身。”

朱厚照的声音将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冲淡了几分。

“朕召你们来,所为何事,想必你们已经清楚。”

刘健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

“启禀皇上,此乃臣等连夜拟定的辽东平叛方略,请皇上御览。”

一名小太监接过奏折,转呈到御案上。

朱厚照展开奏折。

奏折写得很详细。

调派京营八万大军,其中步兵四万,骑兵两万,弓弩手一万,神机营火器部队一万。

……

粮草由户部及沿途各省协同调拨,预计半月之内,大军便可出关。

这份方略,考虑得周详缜密,足见内阁老臣的干练。

朱厚照一字一句地看着,看得极其认真。

“啪。”

朱厚照将那份奏折轻轻放在御案上。

“方略是好方略。”

“调兵遣将,粮草先行,章法严谨,不愧是三位老成谋国之臣。”

刘健花白的胡子动了动,躬身道:“此皆臣等本分。”

“只是……”

朱厚照的话锋一转。

“这主将的人选,朕以为,不妥。”

奏折上,内阁拟定的主将,是京营指挥使,钱宁。

钱宁此人,是朱厚照潜邸时的旧人,武艺高强,素有勇名,由他统领京营出征,在内阁看来,是顺理成章,也是最能让这位年轻天子接受的人选。

谢迁性子最急,忍不住出列:“皇上,钱宁熟悉京营兵马,骁勇善战,由他挂帅,最为稳妥啊!”

“稳妥?”

朱厚照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辽东总督杨宏,稳妥了一辈子,结果呢?”

“抚顺城,没了。他自己,也成了刺猬。”

“朕现在不要稳妥,朕要的是一场大胜!一场把建州女真打到断子绝孙的大胜!”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的袖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钱宁是把好刀,但不是帅才。让他冲锋陷阵,一个能顶十个。让他统帅十万大军,与狡猾的女真周旋于山林之间,他不行。”

三位阁老都愣住了。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小皇帝。

这番话,条理清晰,眼光毒辣,哪里还是那个只知道斗鸡走狗的顽劣少年?

“那依皇上之见,当以何人为帅?”

还是次辅李东阳,沉声问了一句,打破了僵局。

朱厚照坐回龙椅,一字一句地说道。

“翰林院修撰,王守仁。”

谢迁第一个跳了起来。

“皇上!万万不可!”

“王守仁是谁?一个舞文弄墨的翰林官!一个连鸡都没杀过的书呆子!”

“让他去统帅十万大军?这不是让耗子去看粮仓吗!这是拿我大明的国运开玩笑啊皇上!”

他激动得唾沫横飞,几乎要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了。

刘健上前一步,痛心疾首。

“皇上,临阵换帅,已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是以一个毫无经验的书生,替换一员宿将。此举若传扬出去,军心必乱,辽东危矣,京师危矣啊!”

“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李东阳也跟着附和:“请皇上三思。”

朱厚照看着下面三个急得快要冒烟的顾命大臣,脸上却没有丝毫动容。

“朕意已决。”

朱厚照挥了挥手。

“明日卯时,开大朝会,于金銮殿上,朕自会考较二人。”

“退下吧。”

刘健三人,满腹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躬身行礼。

“臣等,告退。”

走出养心殿,外面的晨风一吹,三位老人都觉得背心发凉。

谢迁还愤愤不平:“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李东阳却摇了摇头,轻声说了一句。

“于乔,刘公。”

“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