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开庭日。

天色灰蒙蒙的,仿佛也感知到了这座中级法院第十审判庭内即将到来的激烈交锋,压抑中酝酿着风暴。庄严肃穆的国徽高悬,冰冷的法槌静置一旁,无声地宣告着法律的威严。

刘冰和欧阳雪早早到了,坐在原告席旁边的旁听席上。刘冰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沉稳可靠,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过于挺直的脊背,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欧阳雪则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面色苍白却紧绷,双手紧紧交握放在膝上。

肖亚文和她的助理已经就座,面前堆放着如同小山般整齐的文件。她今天也特意打扮过,淡妆精致,眼神锐利而冷静,如同即将出鞘的宝剑,散发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气场。

对面,乐圣公司的律师团鱼贯而入,依旧是那四位,为首的金牌律师姓蒋,神态倨傲,目光扫过肖亚文这边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林雨峰没有亲自到场,派了一位副总作为公司代表,坐在旁听席的另一侧,表情严肃。

书记员核实身份,法官入席。一切程序按部就班,空气却仿佛凝固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重量。

“现在开庭审理乐圣音响有限公司诉格律诗音响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审判长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也正式拉开了战幕。

首先由原告乐圣公司宣读起诉状并陈述理由。蒋律师站起身,声音洪亮,语速极快,充满了攻击性。他再次强调了乐圣作为行业龙头的地位和贡献,痛陈格律诗以“明显低于行业合理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给乐圣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害,并出示了那份基于传统工厂模型得出的、显示格律诗成本必然高于售价的核算报告。

他的陈述极具煽动性,将格律诗描绘成一个不顾商业道德、恶意搅局的破坏者。欧阳雪听得脸色愈发苍白,手指掐得发白。刘冰也感到一阵心悸,对方的气势确实咄咄逼人。

轮到被告方答辩。肖亚文缓缓起身,她的动作从容不迫,与蒋律师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她先向法庭微微躬身,然后才开口,声音清晰平稳,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审判长,各位审判员。我方不认可原告的全部指控。原告的诉讼逻辑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之上,即格律诗公司必須遵循與原告相同的、傳統的集中化工廠生產模式。”

她一开口,便直指核心,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而事实恰恰相反,”肖亚文拿起一份厚厚的文件,“格律诗采用的,是一种创新的、分散化的农村手工合作社模式。我们将非核心的零部件生产和粗加工环节,外包给了王庙村拥有传统手艺的农户。这些农户,并非格律诗公司的员工,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工商户或微型合作社。”

她开始详细阐述王庙村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农户自备或合伙购买生产工具、自主安排工作时间、自负盈亏、按件计酬、质量验收合格后方能获得报酬……

随着她的讲述,一份份证据被当庭出示:农户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与格律诗签订的各种形式的加工承揽合同、记录着每一笔验收合格后支付的账目流水、农户合伙购买设备的协议、以及大量经过公证的农户访谈笔录,所有证言都清晰地指向“自主、自立、自负盈亏”这个核心。

肖亚文的逻辑极其严密,语速平稳,每一句话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据之上,如同搭建一座坚固的堡垒。

蒋律师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他几次想打断,都被肖亚文以“请允许我完整陈述”为由礼貌而坚定地挡了回去。

“……因此,原告基于自身模式得出的成本核算,完全不能适用于格律诗。我们的成本结构是合理的,是基于中国农村现实国情和手工艺人特点的一种创新探索,并未违反任何现行法律。所谓的‘低于成本价倾销’,是一个不成立的伪命题。”

肖亚文做完最后陈述,从容落座。

法庭内出现短暂的寂静。旁听席上,欧阳雪不知不觉松开了紧握的手,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刘冰暗自握紧了拳头,内心狂呼:漂亮!

审判长看向蒋律师:“原告方对被告的答辩有何意见?”

蒋律师猛地站起身,显然被肖亚文的答辩打乱了节奏,语气变得有些急躁:“审判长!被告方是在偷换概念!什么手工合作社模式?这不过是规避法律责任的华丽说辞!那些农户实际上完全受格律诗控制,从原材料到质量标准,再到销售渠道,哪一样不是格律诗说了算?他们本质上就是格律诗的事实雇员!这种所谓模式,根本就是为了掩盖其不正当低价竞争的本质!”

他试图将争论焦点拉回到“事实劳动关系”上,这是他们预设的主攻方向。

“反对!”肖亚文立刻起身,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原告律师是在进行没有证据支持的臆测。我方已经出示了大量证据证明农户的独立性。请问原告方,是否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格律诗与这些农户之间存在人身隶属关系?是否为农户缴纳了社保?是否设定了考勤制度?是否支付了底薪?”

一连串精准的反问,如同匕首般刺出。

蒋律师一时语塞,他确实拿不出直接证明人身隶属关系的证据。他强自争辩道:“即使没有正式劳动合同,从控制程度上看,也足以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否则,如何解释格律诗能制定如此严格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商业合作的基本要求,不代表人身控制。”肖亚文立刻反驳,“这恰恰证明了格律诗与农户之间是平等的商业合同关系。农户可以选择接受标准并合作,也可以选择拒绝。事实上,在王庙村,也存在农户因质量不达标而承担损失,甚至终止合作的例子,我方证据册第137页就有相关记录。这难道是雇员可能遭遇的情况吗?”

她再次用事实证据予以回击,滴水不漏。

蒋律师额头微微见汗,他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动。对方准备之充分,证据之扎实,远远超乎他的预料。他试图从其他角度攻击,质疑合同的不规范性,质疑证言的真实性(暗示农户可能被收买或胁迫),但每一次攻击,都被肖亚文用更详实的证据和更严谨的法律条文轻松化解。

庭审变成了肖亚文一个人的舞台。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剑客,从容不迫地格挡开对方所有的进攻,并时不时精准刺出一剑,让对方狼狈不堪。

刘冰坐在下面,看得心潮澎湃。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知识、逻辑和专业的力量。肖亚文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基于绝对准备的自信,简直光芒万丈。

他甚至偷偷瞥了一眼乐圣那位副总,对方面沉似水,放在腿上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法庭交锋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休庭时,刘冰和欧阳雪立刻围到肖亚文身边。

“肖律师,太精彩了!”欧阳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刘冰也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肖律师,您真是这个!我看那蒋律师脸都绿了!”

肖亚文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自信的微笑:“上午只是开胃菜,驳斥了他们的立论基础。下午才是关键,他们会更疯狂地反扑,试图寻找我们证据链的任何一个微小漏洞。不能松懈。”

下午的庭审,果然如肖亚文所料,蒋律师改变了策略,开始死抠细节,对每一份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提出质疑,问题更加刁钻苛刻。

然而,肖亚文仿佛一台精密的法律机器,对己方的每一份证据都了如指掌,对相关的法律条款信手拈来。无论对方从哪个角度发难,她都能迅速、准确、有力地予以回应。她的冷静、专业和强大的逻辑,不仅震慑了对方,也赢得了审判席上几位法官频频颔首。

一场原本被认为强弱悬殊的较量,在肖亚文的主导下,竟然硬生生被打成了势均力敌,甚至……格律诗渐渐占据了上风!

当最后一份证据质证完毕,法庭辩论结束,审判长宣布休庭,择日宣判时,刘冰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湿透。

他看向肖亚文,她正在整理文件,侧脸在法庭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坚毅。

这一刻,刘冰深深地意识到,有些战争,不需要刀光剑影,唇舌之间,便可定鼎乾坤。

而他自己,在这片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场上,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士兵。

路,还很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