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晚上没睡,可我没有半点困意,还精神的要命。
早上家里人起来,我倒处给他们看孩子的照片。
老仗人和丈母娘都笑着夸了句孩子长的真精神,老婆仔细看了看,说长的像我弟陈河。
我在心里反驳她,什么眼神,明明是长的像我。
还有我女儿,可能是年纪小,她说,“弟弟长的真丑。”
“我不想要弟弟!”
我脸上没表现出来,但心里却很不高兴,还埋怨上了老婆。
肯定是她自己不想生二胎,却背地里教女儿说什么“不想要弟弟”的话,好好的孩子都给教育坏了。
我摸摸女儿的头,说道,“不能这么说,弟弟会伤心的。”
“而且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这样的,等长大了就变好看了。”
我还把她刚出生的照片给她看,女儿看了以后把自己气哭了,“哇,我好丑。”
全家人都被她孩子气的话逗乐了。
我也借着这个机会大笑出声,抒发着儿子出生的喜悦。
我的好心情持续了很久,每天上班都有了动力,我得多攒点钱,和女儿不一样,她弟弟毕竟是男孩,以后恋爱结婚,需要用钱的地方都了去了。
不论是做为伯父还是生父,我都得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
哪怕孩子满月的时候,老婆敷衍的借口说工作忙不去参加,我也没有不高兴,反而暗自庆幸。
都说女人的第六感很强,要是被她看出来我和弟妹有什么就不好了。
时隔一年后,我又回到了老家。
弟弟开车来高铁站接我,到了家,弟弟去停车,我先进了家门。
可我没想到,弟妹正在客厅抱着孩子喂奶。
弟妹胸前雪白比我记忆中更大了,我鼻子一痒有什么流了出来。
我慌不择路的跑进了洗手间。
我一边处理鼻血,一边自嘲的想,真是丢人啊,像几辈子没见过女人一样。
等我再次回到客厅,弟妹眼神闪躲着不敢看我。
我弟陈河也在,正抱着孩子给孩子拍奶嗝。
我看的眼馋。
这可是我亲儿子!
好在陈河看了出来,把孩子教给了我。
不过我虽然已经有一个女儿,可女儿出生后,丈母娘和老丈人都抱不够,哪轮的着我插手,所以我带孩子的经验少的可怜。
我学着陈河刚才的样子笨拙的在孩子背后轻拍着,可能真的是父子血缘天性,这孩子听话的很,乖乖的打了个隔,而且不知不觉靠在我肩头睡着了。
我心里像是被什么填满了,异常满足。
到了晚上,还是和上次一样,我们俩兄弟单独喝酒,但气氛可比上次要轻松多了。
陈河敬了我一杯,“哥,一切都在酒里了。”
我笑着说道,“都是为了陈家。”
几瓶酒下肚,陈河的话多了起来,“晓柳生的时候,我觉得儿子女儿都一样,但生了以后我才知道,根本不一样!”
“我有了儿子,谁不羡慕我?就说我领导,他老婆都四十多了,最近又怀上了,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只生了两个女儿了,想要儿子?”
我连连点头。
这话说的在理,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儿子才是家里的根。
陈河把酒杯重重放在桌子上,说道,“我决定了,我以后还要生儿子!”
“生他十个八个的!”
我哭笑不得,这是真的喝多了吧,“弟啊,国家只让生三个!”
他嘿嘿一笑,“那就生三个!”
我很想问他,你生的出来吗,还生三个?
但看他醉的不清,我嘴上什么也没说,只是哄着他,“行,那就生三个。”
反正他要是真的想生,到时候只能找我借种。
那我岂不是又能和弟妹…..
一想到这个可能,我的身体就燥热的厉害,赶紧又喝了口酒,想把那股劲儿压下去。
到了晚上,我又做梦了。
第二天,睁开眼,床上只有我一个人。
掀开被子看了看,也没有异样,真的就只是一个梦。
我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遗憾了一会,我起床洗漱,今天就是满月酒席了,我还有的忙呢。
到了饭店,我端着酒杯满场转,红光满脸的招呼亲戚朋友。
有人调侃,不知道的还以为陈耀是我儿子呢。
我笑着说道,“耀耀是我亲弟弟的儿子,和我儿子有什么差别?”
“我们陈家可就这一根独苗。”
我笑着把早就准备好的长命锁给陈耀戴上,足金的还是实心的,有二十多克,大家都说我这个大伯当的到位。
我更高兴了。
我在老家只呆了三天,走之前,我抱着陈耀舍不得撒手。
直到陈河提醒我再不走就要赶不上高铁了,我才恋恋不舍的把陈耀放到弟妹怀里,在收回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碰到了弟妹的胸,又软又暖。
但弟妹好像没发现,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
说不出什么心理,我有点失望。
等到了高铁上,我把手背放到鼻子下,好像能闻到奶香味,身体一下就有了反应。
我不自在的调整了一下坐姿,害怕别人看出来。
但有些事吧,只要一开始想就停不下来。
我闭着眼假寐,但脑海里全是昨天在梦里,弟妹哭着说胸疼,让我帮帮她的场景。
就是可惜,短时间内我和弟妹是不可能了,也不知道陈河什么时候会找我借第二次种。
这段旅程又甜蜜又煎熬。
好不容易熬到回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家里人应该都睡了,家里黑漆漆的。
但卧室里灯还亮着,我推开门,看到老婆靠床上玩手机。
从睡衣领口能看到她胸前的一小团突起,我有点嫌弃,真小!
但先凑合着吧,我已经憋了一路了,再憋都要憋坏了。
可我刚想做点什么,我的声音从老婆的手机里传了出来。
“耀耀是我亲弟弟的儿子,和我儿子有什么差别?”
“我们陈家可就这一根独苗。”
老婆冷着脸质问道,“陈江,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