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竹闻言不可置信的看着邵凡,脸上写满了惊讶。
“你懂诗词歌赋?”
语气中充满了不相信。
邵凡点头道:“略懂,略懂。”
郑玉竹性子好,听到邵凡这么说也就不再怀疑,反而有些高兴。
“那太好了,我身边的这些太监宫女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大多连名字都不会写,更别提诗词了。”
“我平日里连个交流探讨的人都没有,既然你懂诗词,正好你看看我写的这首诗如何。”
“若是还行,等下次陛下过来,我就拿给他看。”
说着,郑玉竹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递给邵凡。
邵凡伸手接过,故作随口问道。
“娘娘和陛下感情很好?”
他当然不是表现出来的这么随口,心中暗藏计划。
当时拿下陈茹云手段强硬,甚至还动了春药。
后续还发现和她之间有藕断丝连的关系,这才将关系稳定了下来。
而且如今居住在坤宁宫,动些小手段很方便,像昨晚那样时间一长,自然就稳稳拿下。
但郑玉竹不一样,和她并没有特殊的关系,而且她更年轻,没到陈茹云身体饥渴的年纪,不能使用强硬手段。
再加上他也不住在西竹宫,那些小手段就不太方便了。
对症下药,对付郑玉竹就得换个方式了。
年轻的姑娘,尤其是像她这种容貌才气俱佳的女子,必然想要的是琴瑟和鸣,志同道合的伴侣。
此时说不定她还觉得挺幸福的,毕竟李安时不时还来探望她。
所以要从内心开始攻略,撕开一道口子,慢慢引诱,让她对李安这个老头子感到不满。
从而感到空虚,感到寂寞,渴望真挚的情感。
这句话从他一个太监的嘴里问出来,显然很不合适,但郑玉竹性子洒脱,只当是随口闲聊,并不觉得冒犯。
“自然是的,陛下隔三差五便来西竹宫陪我,时不时还会派人送些各地进献来的奇珍异宝,美味珍馐。”
邵凡轻轻摇了摇头:“可奴才听娘娘这么说,却不觉得像是夫妻,也不觉得感情很好。”
郑玉竹反问道:“夫妻不就是要这样,相敬如宾么?”
邵凡摇头道:“夫妻是要相伴一生的人,若是如你所说相互尊敬如宾朋,那又怎能是夫妻呢?”
“不知娘娘注没注意到,御花园湖中的天鹅,它们就是最好的例子,成双成对不分开,这才是夫妻该有的样子。”
“奴才没进宫的时候认识一对夫妻,他们就像是并蒂莲一样,互相交织缠绕在一起,怎么也不分开。”
“男子读书的时候,女子在一旁研磨。女子织布的时候,男子在旁边捋顺丝线。”
“吃饭时,男子爱吃的鸡腿,女子偏要争抢,女子爱喝的鱼汤,男子也抢着多喝一碗。”
“夜晚时,男子将女子搂在怀中,让其趴在胸口上,给她讲江湖故事,女子则给他讲今日米价又贵了一文钱,腰间又涨了一指肉。”
“在外人看来,这两人没正行,不知礼数。”
“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这样相处有多舒服,都如同孩童一般调皮,都无私的包容对方。”
听邵凡这么说,郑玉竹先是一愣,随后便仿佛置身于所描述的画面当中。
看着他们嬉戏打闹,看着他们耳鬓厮磨。
“娘娘?”邵凡轻声唤道。
郑玉竹回过神来,眼中还有着浓浓的憧憬,红唇微张。
“这才是神仙眷侣呀!他们的命真好!”
邵凡嘴角微微翘起,这不就是PUA嘛!我可真厉害!
种子已经种下了,等着慢慢生根发芽吧!
“娘娘,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郑玉竹突然眯了眯眼睛:“我为何总觉得,你好像另有所图呢?”
邵凡心中一惊。
果然宫中就没简单的人!
他笑着道:“娘娘说笑了,奴才一个太监,能有什么图的?”
郑玉竹的目光又在邵凡脸上停了停,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便收回了视线。
“别介意,我总是喜欢胡思乱想。”
“你看看我这诗写的如何?”
邵凡低头看去,只见纸上字迹清秀,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子女,就凭这一手好字,就让人赏心悦目。
“竹院深深风渐静,残灯摇落疏星。”
“小窗闲倚数流萤。”
“露凉沾薄袂,犹自待归程。”
“旧梦依稀牵别绪,眉尖锁着离情。”
“锦书难寄意难平。”
“阶前梧叶响,似诉夜三更。”
邵凡看完,点头称赞道:“娘娘不愧是才女,这诗写的也极好。”
“尤其是那两句,倚窗待归和锦书难寄,虽然没有提到思念二字,可乡思的情绪,却跃然纸上。”
本来郑玉竹还以为邵凡只是溜须夸赞,可听到后面不由有些惊奇,没想到他说略懂诗词并不是吹嘘,而是真的!
“想不到你还真有点本事。”
“可惜你是皇后身边的太监,不然我都想把你要过来。”
“以后你若闲暇,记得多来我这,品鉴品鉴我的诗词。”
邵凡忙道:“既然娘娘瞧得上奴才,奴才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郑玉竹将邵凡手上的诗拿了回来:“既然诗不错,那等陛下再来的时候,我便拿给他瞧瞧。”
一旁的邵凡眼睛一转,心中又有了主意。
李安如今五十出头,这年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寿了,尤其他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受了不少伤。
暗伤折磨,加上精力不足,整个人都糊涂颓废了许多。
身为皇帝不怕糊涂昏聩,毕竟还有那么多大臣可以辅佐。
但就怕像土木堡战神和玄宗一样。
老老实实呆着,也不会惹出什么祸事,但老而不自知,非要证明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果,把前半辈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全都送了回去,国力直线下降。
若是他能想办法旁敲侧击。
忽悠李安一番,没准也能踌躇满志的,干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祸事。
想到这,邵凡开口道:“娘娘,奴才觉得这诗虽好,但最好,还是不要拿给陛下看了。”
郑玉竹一脸疑惑:“既然你都说这是一首好诗,为何不能拿给陛下看?”